沙崗文存

沙崗文存

  您現在的位置:  首頁  >>  沙崗文存

薛仁貴跨海征東和“征東亭”、“破船底”的傳說

作者: 龍岡桃花園   來源: 龍岡桃花園   發布時間: 2019-09-19  閱讀次數: 2180

 龍岡果林場民俗動態博物館所在地,當地老百姓都稱為“破船底”,說起來還和當年薛仁貴跨海征東有關呢。 

  唐朝時期,龍岡一帶還是一片汪洋大海。公元626年,唐王決定討伐高麗,任命薛仁貴為征東大元帥。薛仁貴領旨后,在秦南涇口安營扎寨,打造戰船,操練水軍,準備候旨出征。 

  前鋒部隊在龍岡境內駐扎,元帥薛仁貴在蟒蛇河邊親自耗費巨資監造大鐵船一艘。船上一只大鐵錨就達一丈多長,重約800余斤。錨纜則是用稻草扭制而成,外表面烏黑色,內部稻草鵝黃色,半沉半汆于海水之中,猶如戲水蛟龍。東征前日,薛仁貴早起,信步走到海邊一處土地廟前,遇見一海邊漿洗衣服的農婦,薛仁貴不無炫耀地問農婦,“你看我這大鐵船明日東征將怎樣?”農婦答曰“明日東征鐵船不可,木船尚行”薛仁貴心頭不悅,低頭不語,大為懊惱。抬頭時農婦已經倏忽不見,杳無蹤影。第二天,東征令發,鐵船還未起錨,果然就聽“膨”地一聲,裂了開來,大船的鐵錨、纜繩也隨之墜入海中。 

  元帥薛仁貴見自己監造大船未發先損,怒氣難消,揮動其他船只,一意孤行,揮師浩浩蕩蕩向東海出發。哪知真如海邊農婦所言,這日不宜東征。真是禍不單行,在船隊離開涇口十幾海里時,海面陡起狂濤巨浪,象一個個魔鬼似的撲向戰船,使船隊無法向東航行。薛仁貴只好望洋興嘆,急速傳令停船拋錨。此時,狂風大作,巨浪滔天,幾艘戰船在巨浪顛覆中掙斷了錨纜,向西北方向漂流,觸撞暗礁,船底撞破,不少將士連同戰船頓時殞命海底。 

  接到前方出師不利的軍情,急壞了唐王李世民,急招軍師徐茂公商議對策。徐茂公見狀掐指一算,不慌不忙地啟湊唐王說:“我主休慌,此風浪乃是東海龍王得知我主征伐,特率領龍子龍孫及蝦兵蟹將前來助陣,不想驚擾了戰船,請皇上到船頭接見,自然風浪平息”。唐王聽后,點燃香三支,面向東海,口中念念有詞,剎時間海面風平浪靜。 

  唐王為紀念為國獻身將士,將戰船漂流沉沒的地方命名為“破船底”。據當地百姓講,此地久旱不枯,久雨不澇,是一塊風水寶地。在蟒蛇河倉家彎子,后人為紀念薛仁貴跨海征東,還建起了“征東亭”,后因戰事和缺少修葺,“征東亭”日漸損毀消失。 

  至于當年薛仁貴親自監造鐵船上,被海浪掙斷的鐵錨和纜繩,據很多老人說,每隔幾十年,逢發大水時,總會像一條龍一樣沉浮在蟒蛇河中。出現時,河面總是霧氣繚繞,錨纜時隱時現,半沉半浮,最近的一次,是20世紀六十年代,據講,又有人再次目睹了這個神奇的錨纜??傊?,千百年來,關于薛仁貴跨海征東相關的傳說不斷,越傳越神,越傳越遠呢。 

国产精品久久久,国产福利第一视频在线播放,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